喜报|我院在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
近日,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正式揭晓,我院师生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,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取得佳绩:
这份荣誉的背后,凝聚着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,彰显了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与专业引领,更体现了参赛师生的团结协作与不懈努力。每一份付出都在获奖时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!
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结果公布,我院师生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。其中A模块本科组《折枝入室,揽光至家》取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,B模块、D模块、E模块三个赛道分别取得全国三等奖及优秀奖的好成绩。在竞赛过程中,学院领导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,老师和同学们也积极参与,大家的默默奉献与辛勤付出在获奖名单公布的那一刻得到了肯定。
本项大赛为全国性的重要产教融合赛事,至今年已经举办了11届,大赛主办单位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、国家数字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、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新兴技术,加快建筑行业数字化人才培养,将行业新技术、新需求与传统教学更好地融合,以赛事为载体,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,提高全国高校大学生对数字建筑的认知,搭建相互交流、学习、展示的平台,实现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。同时,为贯彻落实“十四五”规划中“加快数字化发展,建设数字中国”战略部署,在此背景下提出了“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”的赛事主题和内容。
作为全国规模最大、涵盖专业最多的高校建筑专业赛事之一,已连续多年入选《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》。本届大赛自2024年9月启动以来,共计报名700余所国内院校、10余家国外院校,14000余支团队,参与师生80000余人,共计提交作品4400余份。

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
全国总决赛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获奖名单
奖项 |
模块 |
作品编码 |
创作人员 |
指导教师 |
二等奖 |
A模块 |
BKXY2024001241 |
耿婉桐杜曼郑旭杰 |
关新 |
三等奖 |
B模块 |
BKXY2024001237 |
叶瑞涵王霖杰张顺月 |
李欣 |
三等奖 |
D模块 |
BKXY2024001235 |
徐佳运田小雨王思雨 |
李欣 |
优秀奖 |
E模块 |
BKHX2024001363 |
孙畅樊宇松魏仕明李克俊王浩 |
刘宇 |
优秀作品展示
A模块:建筑设计BIM应用与创新
结合建筑设计行业BIM技术、绿色建筑技术高速发展背景,基于国产建筑设计协同平台、数维方案CONCETTO设计软件、数维建筑设计软件等,掌握数字化建筑设计能力。
荣获二等奖的队长:耿婉桐,队员:杜曼、郑旭杰,指导教师:关新。
参赛感想:
当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的最终得奖发布时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次比赛的终结,更是一次专业技能的历练,一次团队协作与创新的深刻体验。
在团队协作的四个多月里,BIM模型成了不同专业视角的"共谋空间"。BIM的真正力量不在于它能绘制多精确的图纸,而在于它构建了一个让多元智慧共生演化的议政厅。在比赛中,我们运用了各种先进的设计工具和技术,如软件、原型制作等。这些技能的学习和运用,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设计效率,也让我们的设计作品更加合理、精美。此外,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协作,如何解决各种问题,这些技能对于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
B模块:机电设计BIM应用与创新术
使用国产化的机电BIM设计软件,以BIM正向设计的方式,采用规则计算驱动模型技术,实现机电模型的搭建与深化;借助BIM技术来掌握数据驱动机电协同一体化设计能力。
荣获三等奖的队长:叶瑞涵,队员:王霖杰、张顺月,指导教师:李欣。
参赛感想:
在本次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 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的旅程中,对我们来说,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的历练,更是一次团队协作与创新的深刻体验。
从最初的选择图纸,到一步步完成土建基本模型的建立,每一步都凝聚了我们团队的心血与智慧。面对复杂任务面前,我们没有退缩,而是迎难而上,不断探索与实践。特别是当看到土建和管道模型在屏幕上一点点呈现,那份成就感与满足感难以言表。
更要感谢的是我们的指导教师李欣老师。在比赛过程中,我的老师一直支持我,鼓励我,给予了我们宝贵的建议与指导,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了方向,在困难前增添了信心。
此外,我也要感谢我的成员们之间的默契配合与相互支持。成员们的信任与配合,都是我们团队能够取得佳绩的重要因素。
展望未来,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,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。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,我们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辉煌与成就。再次感谢大赛给予我们的锻炼机会与荣誉认可!

D模块:BIM建筑碳排放计算与减碳设计
基于专业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建筑构件构成和空间构成,进行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分析,进行减碳设计优化分析,以满足建筑绿色低碳转型对从业人员的技能需求。
荣获三等奖的“老师说的队”,队长:徐佳运,队员:田小雨、王思雨,指导教师:李欣。
参赛感想:
从模型搭建到碳排放优化,每一步都是未知的挑战。当我们发现初始方案的碳排放超标时,连续一周熬夜查阅文献、反复调试参数,最终通过结构优化和低碳建材替换实现突破。这次比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,BIM不仅是技术工具,更是推动绿色转型的桥梁。每一吨碳排放的削减,背后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。建筑碳排放设计是未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。此次获奖既是激励,更是起点。我们将继续以技术为笔、以创新为墨,在绿色发展的蓝图上书写更多青春答卷!
